<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所在位置:首页 > 天山文苑 > 理论 > 正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发布日期:2021-08-24 10:00 来源:北京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对这段论述怎么认识呢?

          进入新时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是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但对这个主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提升、丰富和规范化的过程。

          就党的百年历史言,李大钊在建党之际提出了“中华民族之复活”概念。毛泽东自抗战爆发之后明确表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民族之林的能力,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用100多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秉承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和“振兴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从党的重要文献言,首次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概念,并对“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了微调。胡锦涛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对“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了细化。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称为“中国梦”,说它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引擎。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具体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这就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七一”重要讲话的这个论断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的高度概括。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集中地表现为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集中地体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它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总结了在各方面形成的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构筑起以“党的领导制度”为“根本领导制度”的包括各种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多层次宝塔型结构的制度体系。这既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了“四梁八柱”的制度支撑,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集中地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至2020年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左右,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增长引擎。二是民生福祉高水平提升。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并且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提供“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发生历史性变革。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军队组织形态实现人民军队力量体系的革命性重塑,在加快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同时,全军指战员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变化,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豪情加强军事训练,实战能力空前提高。二是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力量空前凝聚起来。强调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以德治党和依规治党,强化了全党对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石仲泉 作者为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